曹健荣介绍,提篮制作大概要五六个工序。首先编好圆形的篮身,再编成圆形的篮脚,然后编篮盖,篮盖上有“福”、“寿”、“喜”等字样图案。篮身和篮脚加篾联系,再把篮口和盖口以宽竹片加藤丝编织而成,再后加上篮耳,至此提篮基本成形。“福字面、龙脊顶、八只脚,这就是我们曹岗提篮的特征。” 曹健荣总结道,意味着四平八稳,既寓意喜庆,又简单实用。曹健荣技术纯熟,虽然已上了年纪,但手下功夫并未减退。他编织的竹器工艺品十分畅销,常有港澳地区的客人慕名而来求购,他的手工艺品甚至销至美国。 三水芦苞镇上塘曹岗村流传一种纯熟的竹编技艺,是当地人一代代长期摸索出来的技艺,包括提篮、鱼篓等,造型精致优美。在改革开放初期,上塘曹岗村的竹编曾盛极一时,成了整条村的主业。,成就了曹岗“竹编村”的美名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,竹编制品已逐被大量生产、价廉物美的塑料制品所取代,竹猪笼也改为耐用的铁猪笼了,竹编制品的需求逐渐减少,从而导致从事竹编工艺的人逐渐改行做其它工作。目前曹岗仅有3位老人仍编织提篮等竹编产品,竹编手艺行将失传。 对于上塘竹编的保护传承,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,2007年三水将其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并于2009年入选佛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曹健荣本人也曾于2009年赴澳门卢家大屋进行表演,受到好评。